《东北亚古丝路文明研究》杂志,年刊,由燕山大学东北亚古丝路文明研究中心主管主办的学术性刊物,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其中主要栏目有历史、文化、考古、艺术、宗教、语言、经济等。
其创办背景与国家战略及学术发展需求紧密相关。一方面,“一带一路” 倡议的提出,为东北亚地区的文化交流与合作提供了新的契机和平台。东北亚古丝路作为古代丝绸之路在东北亚区域的延伸,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重要的研究价值。杂志旨在通过对东北亚古丝路文明的深入研究,为 “一带一路” 倡议在东北亚地区的实践提供历史借鉴和文化支撑。另一方面,随着学术研究的不断深入,东北亚古丝路文明涉及的历史学、民族学、考古学、民俗学等多学科领域的研究成果日益丰富,需要一个专门的平台来进行交流和传播。
杂志的内容主要刊登涉及东北亚地区古代历史、文化、考古、艺术、宗教、语言、经济等方面的研究成果。特别关注古代丝绸之路在东北亚区域的延伸及其对当地文明发展的影响,包括贸易往来、文化交流、技术传播、宗教信仰的演变等。读者群体主要包括专业研究人员、高校教师、研究生以及对东北亚古代文明和丝绸之路历史感兴趣的各界人士。杂志通过定期出版和举办学术会议、讲座等形式,搭建起一个国际化的学术交流平台,促进不同国家和地区学者之间的对话与合作,推动学术创新和理论发展。
历史 文化 考古 艺术 宗教 语言 经济等
(1)文中参考文献序号用带方括号的阿拉伯数字表示,如[1]。一种文献在同一文中被反复引用者,用同一序号标示。
(2)引用大型常用出土文献合集,可使用括注,括注应使用不同于正文的字体。第一次应使用全称,第二次可使用简称。
(3)文中一级标题用一、,二、……,二级标题用(一),(二)……,三级标题用1.,2.……,四级标题用(1),(2)……,依次类推。
(4)作者请自留底稿,1个月收到采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因本刊人手有限,来稿恕不退还,请多谅解。
(5)前言应交代本研究历史背景、研究意义和研究目的,提出研究需要解决的问题,重点阐述本研究创新点。
(6)摘要慎用长句,只分1个自然段落。摘要之后须有关键词,由3—8个反映论文主题内容、并用空格隔开的词或词组所组成。
(7)本刊坚决抵制各种学术不端行为,作者如有违反,将被记入黑名单。编辑部有权对来稿进行修改,如作者不同意修改,请在来稿中说明。
(8)图表:文中尽量少用图表,必须使用时,应简洁、明了,图表均采用黑色线条,分别用阿拉伯数字顺序编号。应有简明表题(表上)、图题(图下),表中数据应注明资料来源。
(9)作者简介,内容包括:姓名、出生年月、性别、籍贯、技术职称、最高学历、主要研究方向以及第一作者通迅地址、联系电话及E-mail。
(10)本刊注释均采用脚注形式,文末不列参考文献。注释序号采用1,2,3……;同一文献被反复引用者,从第二次引注开始可标为“同注某某”。
部级期刊
影响因子 0.23
人气 41870
省级期刊
影响因子 0.18
人气 24678
省级期刊
影响因子 0.15
人气 23202
北大期刊
影响因子 1.65
人气 22175
省级期刊
影响因子 1.08
人气 20957
省级期刊
影响因子 0.38
人气 18049
CSSCI南大期刊
影响因子 1.16
人气 16729
省级期刊
影响因子 0.27
人气 16333
CSSCI南大期刊
影响因子 0.42
人气 16130
北大期刊
影响因子 1.38
人气 14507